医药冷链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1.研究背景

医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最近不断发生的疫苗不合格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越来越重视药品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大部分药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冷藏,因此药品冷链物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冷链运输的发展相当落后。在运输条件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该领域研究较少,相关国家标准不完善,导致整个医药冷链物流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制约了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

2.研究现状

冷链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是“为了保持新鲜食品和冷冻食品的质量,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网络始终处于低温状态”,并定义了温度保持在0℃-10℃仓库区域为冷藏区,温度保持在0℃以下仓库区域为冷冻区。冷链包括四个方面:低温加工、低温运输配送、低温储存和低温销售。如图所示:冷链示意图:

在国外,冷藏链的概念最早是美国阿尔贝特•巴尔里尔(Albert Barrier)和英国人J.A.莱迪齐(O.A.Ruddich)一九八四年先后提出。“供应链包括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阶段活动,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阶段。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来整合这些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这一定义从战略层面或运营层面更好地定义了供应链管理的要素。在药品冷链运输的研究、管理和技术方面,日本冷藏药品供应链系统已经开始形成,管理非常成熟,上游商品供应商和经销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条形码技术广泛应用于药品物流行业,使物流中心标准化、标准化,加上高度自动化的存储和选择设备,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仓库管理,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保证冷藏药品物流运行的高效率。

美国制药集团在其供应链中使用RFID评估电子标签的实际效用。早在2002年,美国就成立了冷链协会,主要是指定标准化运输温控货物的指导原则。2008年,协会发布了《冷链质量指标》,为整个易腐商品供应链的认证奠定了基础,包括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等行业,测试运输、处理和储存易腐商品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此外,冷链物流建立了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药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一个分支,是指生产者与用户之间的系统工程,包括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治疗的目的。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为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乃至整个冷链物流业的政策制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对我国完善医药冷链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市场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药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

药品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前途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药品批发企业约1.65万家,零售企业近14万家,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以疫苗为例,200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近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到的以预防为导向的新医改,必然给疫苗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市场。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资金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补贴困难地区。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补贴困难地区。据悉,2009年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达到195亿元,2011年估计达到260亿元。按总增长率计算,疫苗市场扩容将达到30%以上。

由此可见,明天疫苗行业前景广阔,对医药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大幅增长,前景广阔。但总体而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医药冷链物流产业资源的特点是“小、散、闲”,许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严重浪费。与国外相比,我国医药物流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为了迎合我国总体形势的发展,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完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已成为主要问题。目前,虽然我国在医药研发和生产方面水平较高,但医药冷链物流仍存在很大问题。

2.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医药冷链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医药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

冷藏药品全过程冷链是必然要求,但由于管理机制等原因,很多需要冷藏药品从出厂到患者使用的整个链条经常出现 “断链”现象。据报道,我国现有冷链物流能力仅占社会需求的20%~30%。由于储运条件不能满足冷链要求,许多需要冷藏的药品存在潜在隐患。硬件方面,我国药品冷链物流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设备不足;在铁路方面,冷藏车只占总量的2%左右,大部分是旧的机械速冻车,运量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在公路方面,现代冷藏车严重短缺。中国约有3万辆保温车,而美国约有20万辆,日本约有12万辆。中国冷藏保温汽车的份额很低,只有货车的0.3%,美国的0.8%~1%,英国的2.5%~2.8%,德国的2%~3%;欧洲国家的汽车冷藏容量占60%~80%,中国的汽车冷藏容量占20%。在冷库容量方面,我国冷库总容量超过700万立方米,许多冷库仅限于肉类和鱼类的冷冻储存。当淡季生产和原材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能耗状态。

(2)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医疗冷链运输缺乏专业的制冷技术,无法实现实时监测温度,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缺乏严格的监测,导致运输过程中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药品冷链运输质量无法保证。虽然一些物流企业采用人工确认温度进行温度管理,但这种方法仅限于在运输和采购过程中进行测量,缺乏运输环节的连续温度控制数据。目前冷链运输中应用的最新技术主要有两种:RFID和GPS+冷链管理系统的温度控制。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尚未形成规模,技术应用滞后,技术滞后也是我国冷链物流体系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3)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不完善,监管体系落实不到位

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实施还没有国家或行业专项标准,主要依靠国务院2005年发布疫苗流通和疫苗接种管理规定,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措施,制定医药冷链物流冷藏标准滞后是整个冷链行业落后的重要因素。如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标准不明确,影响装卸效率,导致冷藏药品储运不规范。例如,2002年,江苏省徐州市3000多人因未按标准储存乙肝疫苗而发生不良反应。2005年,安徽省泗县甲肝疫苗事件因疫苗冷链运输条件不符合规范而恶化。

众所周知,任何制度都需要相应的监管措施,尤其是医药行业。然而,在制药冷链物流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冷链过程中药品质量跟踪和保证存在相关标准,但实施不令人满意。大多数标准只是用来看的,并没有真正实施。责任归属不明确是其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冷链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成本决定了企业的利润和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强大的地位。此时,由于监管不力,许多企业在运输过程中运气不好,不遵守运输规范,不完全按照标准运输,只追求利润而忽视其他,这是导致医药冷链物流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分析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对策

针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完善、系统的冷链物流体系,下面列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1.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

顾名思义,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应商和需求方的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第三方冷链物流是指从事冷链运输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导向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具体来说,将第三方物流引入医疗冷链领域有以下好处。

(1)降低成本

第三方冷链物流可以为制药企业节省大量的初始投资。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制冷工具和设备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企业不需要考虑运营管理问题。将医疗运输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冷链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提高运行效率

第三方冷链物流可以为制药企业提供特殊的制冷设备,拥有完整的冷链物流运营系统,由于其独立运营,可以大大避免一般制药冷链物流冗余步骤,缩短工作时间,简化物流流程,更好地实现冷链跟踪,更好地保证药品质量,通过专业、系统的服务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

(3)整合资源

除了更好地整合各种硬件资源外,第三方物流还可以结合类似但不具竞争力的公司共同为客户服务,扩大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区域覆盖面。这可以加快制药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更有利于建立完善、系统、全面的制药冷链物流体系。

2.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1)改进冷链物流设备

我国医药冷链运输主要分为小批量冷链运输和大批量医药冷链运输。前者主要集中在一些药品的个体经营中,后者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不同的运输规模对运输设备有不同的要求,应区别对待,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①小批量医药冷链运输

对于小批量医疗冷链运输,应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开发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组冷藏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供应运输的需求,同时积极开发机械冷板冷藏和冷藏容器,使我国小批量医疗冷链运输在正确的轨道上,促进医发展。

②大批量医药冷链运输

大量医药冷链的特点是冷藏药品多,运输量大,需要建立冷藏药品周转仓库,即周转冷库。特别是大容量气调冷藏库具有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的特点。因此,行业协会应积极协调各方在制药冷链上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建立仓库,共享收入,共同承担风险。大力研究开发先进、可靠、低成本的国产制冷系统和冷藏车,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冷链。

(2)冷链物流先进技术介绍

只有大力推进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提高冷链物流技术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才能实现冷链物流的进步。目前,冷藏冷链技术有先进的技术RFID冷温管理系统和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冷链管理系统的温度控制。

①RFID系统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无需人工干预。RFID它是一个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设备,即一个查询器(或阅读器)和许多应答器(或标签),可以同时识别高速运动对象和多个标签。

RFID通过先进的冷链温度管理系统RFID技术记录了温度变化“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可以简单轻松地解决变质问题。在冷链供应链中使用RFID温度标签可以记录从原产地到最终目的地的新鲜食品、饮料、药品、血袋等物品的运输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成对供应链温度变化的监测,确定货物运输过程的质量,也可以在货物因温度异常而损坏时追溯信息,定义责任。

由于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记录能力大、精度高、操作简单、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其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应不遗余力地推广。其应用必须是改变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保证药品质量和人民医疗卫生做出巨大贡献。

②GPS(导航星测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控制冷链管理系统

GPS该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全球性、全天候性、连续性、实时导航、定位和定时性。能够快速为各种静态或高速运动的用户提供精确的瞬时三维空间坐标、速度矢量和精确授时等服务。目前GPS该系统已应用于物流,物流公司已安装在自己的运输车辆上GPS定位器不仅可以实时监控车辆,掌握大量的动态信息,还可以随时掌握货物,确保车辆和货物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冷链物流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配备专用温度跟踪仪和车载温度控制仪进行车辆调度和跟踪,配合冷藏车和保温车GPS既能满足运输过程中药品的冷藏条件,又能及时调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证运输质量。

因此应用GPS该系统合温度控制冷链管理系统,也是保证药品冷链运输过程中药品质量的有效技术手段。

3.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国家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鉴于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严重缺乏标准,我国应尽快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格监测冷链各环节疫苗等冷藏药品的运行情况。

个人认为,在相关标准中,应明确医疗冷链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条件和相关设备的要求,并明确规定各过程负责人,对个人负责。这样,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避免相关人员互相推卸责任。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也可以增加每个人的责任感,我会努力做好我确切负责的工作。

本文来源:rfid世界网
本文标签:医药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