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数量逐年增加。提高手术成功率,做好各种仪器的维护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基层医院手术室对日常维护工作重视不够,导致设备使用问题,影响手术。那么,如何减少手术中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仪器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风险呢?
首先要了解医院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完善
手术室仪器设备较多,基层医院手术室缺乏管理意识,未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无专人管理,日常维护未落实到位。
2.专业培训不足
仪器设备进入手术室后,厂家技术人员在第一次安装使用时进行专业培训。由于学习时间短,讲解培训无法细化,注意事项未逐一说明,手术室工作人员掌握不牢。在日常工作中,部门没有加强对所有仪器设备的重点学习和培训,小问题无法自行解决,影响了手术的正常使用。
3.未定期维护
基层医院手术室无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维护由设备部门负责,但设备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承担医院各部门专利号仪器设备维护工作,不能专业,手术室仪器设备只能维护问题,维护工作不能定期维护,对仪器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不注意日常维护
手术室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缺乏管理,对设备最基本的维护不够重视。由于螺钉松动,仪器经常脱落甚至丢失,影响设备的完整性和部件的连接。长时间不复位,损坏仪器整体结构,缩短使用寿命。不经常给设备上油维护,降低设备关节灵敏度,生锈。设备的轮轴在使用过程中被移动,容易缠绕一些异物,如缝线。如果不及时处理,可以使轮子制动差,最终轮轴不能旋转,影响使用。无影灯转杆螺钉不经常加固,会使其固定性差,术中无法保持灯光位置,给手术顺利进行带来不便。仪器插头电源线损坏小,如不及时维修,会造成短路危险。
5.技术指导协同性难
由于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基层医院购买的设备缺乏售后技术指导,日常使用不能现场指导,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主要通过电话指导,部分仪器故障需要送回厂家,影响手术的正常使用。
解决医院设备管理问题的对策:
1.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制定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和操作流程。购买新仪器时,请制造商的工程师或设备部门的技术人员演示和解释新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和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做好现场笔记。制定仪器的正常使用、消毒、维护制度,并将其塑成卡片,固定在仪器上,便于检查和维护。认真组织学习设备使用说明书,结合实际情况对全科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熟悉关键知识,便于随机应变,确保手术的正常使用。
2.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仪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由于仪器设备较多,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我们采用定人管理和培训的方法,每人指定一台仪器,对自己管理的仪器进行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认真掌握仪器的所有功能、维护方法和易出现的故障和处理,并将使用经验作为学习教材,并负责培训部门的其他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护理人员相互转换,交换管理仪器,逐步掌握各设备的性能维护,提高护理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和消除仪器故障的能力,减少仪器使用和操作不当造成的工作风险。
3.加强技术指导
加强与设备技术人员的合作,协调医院相关部门与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仪器使用和维护的技术指导。在使用过程中,与工程师沟通,了解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自己的处理方法,经常维护设备,工程师定期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提高设备的准确使用,避免操作不熟练造成仪器损失。
4.专人定期日常维护
制定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措施,由专人进行维护,制定工作所需的维护方法,每天使用前进行术前清洁,检查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各开关的正常性,确保手术的正常使用。手术室设备每周彻底清备一次,清洁轴轮上的异物,包括缝线,检查所有仪器设备的旋钮、部件和电源插头是否正常,配件面板是否损坏,及时联系设备技术人员,及时处理和改进异常。每月拧紧仪器上的螺钉,包括无影灯、手术床、各轴关节油、除锈、手术室所有仪器设备再次维护,根据各设备说明书要求的维护措施,所有维护工作,各仪器按操作流程试验一次,检查异常,记录备查。定期调查科内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维护处理。
5.信息管理
利用保利医院设备管理系统(http://www.yiliaoshebei.com.cn) 信息管理。医院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医院设备、材料、耗材申请、采购、仓储、维护、维护、折旧、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等全过程管理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实现整个环节的数字化,部分界面清晰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方便医院人员掌握使用。
主要功能
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商品信息、供应商信息、人员信息、部门信息等。)、采购管理、销售(批发)管理、仓库管理GSP管理、财务管理、账表查询分析、系统管理。同时,提供批号、有效期控制、预警、注册证号、原产地等全过程管理。商品成本采用个别定价方法,按批号核算,按批号发货,可按批次跟踪品种流通,随时查询有效品种,提供有效预警B1、B建立2类(植入体内)医疗器械质量跟踪卡,系统可以记录植入设备在哪家医院,哪个医生植入哪个病人,有利于质量跟踪和不良事件监测C1、C2类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及助听器验配)提供验配管理,通过咨询、检查、外方、调试评估、复查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综合记录管理,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采购账表、销售账表、库存账表的多角度数据查询通过财务管理实现。
总结:
医院设备的更新和增加,先进的技术性能,设备的维护要求越来越高;维护时间紧迫,工作量增加。为了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应正确理解和处理医疗设备的维护、维护、维护和管理。如何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功能,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医院生存的重要因素;设备的质量和利用率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