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智障托管中心RFID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智残人托管中心是政府出资建设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托管机构,主要针对成年智残人。智障人员托管中心建成后,将是集康复、教育、培训、助理为一体的开放、社会支持的智障人员活动基地,为智障人员提供康复平台,让轻度人员自食其力,中度人员自理,重度人员改善,更好地融入社会 ,享受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目前,残疾人联合会智能障碍托管中心基础设施正在进行中,原弱电力建设方案,考虑更详细的视频监控和红外监控解决方案,确保日常安全问题,但在托管人员统一管理、日常生活便利指导、活动安全等问题上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对于新入住托管中心的智障人员,由于环境陌生或自身身体缺陷等原因,很难识别场所方向,误入危险区域,不仅将其安全视为隐患,也给托管中心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带来了麻烦。为了建设全国一流的残疾托管中心,杭州残疾人联合会最终通过安全关怀管理园区建设,提高了园区管理和关怀水平,使每个托管人的监护人都能安心工作。

二、建设目标

本次建设的完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托管中心现有的管理、护理和安全防范服务水平:
1、 为新入住人员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指导服务,使其快速熟悉公园环境;
2、 统一管理托管中心入住人员和工作人员信息,有效控制人员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3、 有效提醒入住人员危险区域,确保其生命安全;
4、 入住人员进入警戒区后,形成联动报警通知,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和引导;
5、 快速定位个别入住人员当前位置,方便找工作;
6、 实现园区人员统计,便于了解园区整体人员;
7、 减少人员身份检查错误。

三、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杭州智障托管所服务人员的智力和记忆特殊性,结合当前国外托管公园管理服务的先进成功建设经验,托管中心的管理和护理服务需求主要包括:

1、 统一人员管理需求

托管中心需要统一管理托管人的入住时间、个人基本信息、个性特征等信息,以达到精细护理服务的目的。

2、 新入住人员方便引导需求

对于新入住的盲人、智障人员或其他残疾人来说,在公园开始生活时往往存在方向和位置识别不清的问题。他们需要通过方便自动的语音提示加快对公园环境的记忆,方便识别和使用食堂、厕所、浴室等与基本生活相关的设施。

3.高危区域的检测需求

托管中心必须检测和管理一些高风险区域,如屋顶和食堂锅炉房,必须有危险提示和报警方式,一旦托管人员进入设定的危险区域,立即通知托管人员,并通知提醒园区管理人员及时联动服务,防止进入屋顶等高风险区域,减少托管中心不必要的责任和麻烦,提高服务护理意识。

4、 园区人员实时统计需求

托管中心应定期或实施托管园区托管人员的数量和位置统计,以便掌握托管人员的整体状态。

四、服务功能介绍

通过后台支持平台与公园布局的感应点的完美结合,为公园管理人员和托管人员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整个托管中心的服务意识,建设全国一流的托管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后,杭州智能障碍托管将提供以下服务功能:

4.2.1危险区域报警

在公园内的一些不安全地区,安装感应设备后采用远程感应技术。当有人试图靠近一些危险区域和边缘时,激活现场的警告灯或声音,系统立即联系管理人员进行干预。这样托管人员就可以从提示中得到提醒,并意识到接近危险。同时,您可以通过短信和平台通知管理人员,有人闯入或试图接近危险区域,以防止它处于萌芽状态。

4.2.2有效防止人员流失

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始终注意不要让智障人员在没有陪同的情况下单独离开公园。这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必须有效识别智障人员或非智障人员在围墙周围或门口。如果智障人员试图离开公园门,他们可以通过短信和平台有效地提醒门保安或管理人员进行联动处理。

4.2.33语音引导方便有效

为了使托管人的眼睛过上更好的生活,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特定区域实现语音指导功能,当智障人员在某个地方不知所措时,系统可以自动感应提示。例如,左边的男厕所,右边的女厕所。或者使用直观的灯光提示,如左边的苹果,右边的香蕉。让托管人员做出一个很好的选择。

4.2.4.园区人员实时统计

晚上睡觉时,清点所有公园的睡眠人数。不要遗漏;避免一些智障人员没有回到宿舍睡觉。在一些危险的季节,如冬天,很容易发生事故。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实现人员的实时定位,了解托管人员的一般位置,方便特定人员的搜索。

4.2.辅助处理5起应急事件

监控室的计算机将根据一段时间内托管人员的移动信息整理此期间每个人的各种活动表。此外,一旦公寓发生事故,事故地点的人员可以根据计算机中的人员分布信息立即找到,然后使用特殊的探测器进一步确定事故地点的人员位置,以帮助管理人员以准确、快速的方式处理事故。
如果发生地震事件,托管人员被压在某些东西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快速定位事故人员的位置,加快救援速度,争取生命。

4.2.6 托管服务管理

管理人员为每个智障人员建立托护人员档案信息。档案资料包括:托儿人申请、户籍簿、低保证、残疾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复印件、审批表、协议等相关资料,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在需要检查身份时,如为智障人员配送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药物不得配送错误,如果配送错误,将导致未知的后果。如果能读懂智障人员手上的腕带标签,准确识别每一个智障人员,就能很好地完成药物的准确配送。

本文来源:rfid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