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矿灯使用管理,包括采矿设备储备场所、维护场所、分配等,确保矿灯完好,有效满足地下正常和特殊情况的使用,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研究各种矿灯管理方法的目的是获得安全的生产环境,寻求最佳的采矿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生产的需要。
矿灯的智能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人员和矿灯的自动化管理:每个矿工都配备了唯一的条码数据标识 ID,该软件与条码技术相关,记录矿工进出矿灯房的情况。
条形码结合员工编号等编码,允许或限制访问预定区域 智能灯系统可以收集条码中包含的详细信息。目前,条码相同RFID 标签上唯一的号码紧密结合在一起,RFID 该过程是数据库初级设计的一部分,与系统中矿灯的分布有关 一旦完成,剩下的只是维护问题——当新员工到来时,增加新的分配,当员工离开时,删除以前的分配。
1 选择系统规划和方案
将 RFID 将系统应用到矿井中,事实证明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最初,采用125 kHz低频及13.56 MHz定制高频无源标签(采矿)帽灯电池箱。读写器(应答器)安装在设备发布室和矿灯房到井筒出口的十字转门附近。十字转门还配备了条形码扫描仪来阅读每个矿工ID卡,确认是否允许通过。
然而,RFID 系统未能达到6000的最小读取距离mm由于有三个区域的矿工必须通过十字转门。如果系统的读取范围小于60O mm,读取错误可能发生。还研究了有源标签。如果使用有源标签,在跟踪物品时可以满足要求 RFID 该系统读取距离较大,但与无源标签相比,有源标签成本过高,该方案也不可取。
另一种选择是900 MHz超高频无源标签和读写器。由水和金属能引起 RFID 矿工使用的所有工具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因为它们受到干扰,读取率不高。因为灯是塑料做的。对900 MHz阅读超高频标签无影响,帽灯标签易于处理。不锈钢容器包围设备齐全的自救包,900 MHz读取超高频标签会干扰 不锈钢还包裹了瓦斯探测设备,干扰了标签和读写器的工作频率。
2 系统实现及设备选型
双频 RFID 低频(125~135 kHz)发射和高频(6.8 MHz)RFID 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优点。RFID 读写器传输低频信号,为标签提供能量。使用高频谱将信号传输给读写器的双频性能可以成功读取多个标签,即使在许多矿工聚集和下井的人数减少时。该系统平均每分钟可读取7分钟 200个标签,0个阅读范围.6~2 m。该系统可以通过液体甚至某些金属运行.性能上优于13.56MHz和860~960 MHz的 RFID 系统。
矿灯房配有18个双频读写器和5个 测试了000个标签。此外,安装包括局域网的建设(LAN)用于连接读写器,确定矿灯房读写器的配置,优化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双频系统能“达到高精度”,能够满足矿工进出矿灯房的需要。本质上,矿工可以沿着带读写器的预定路线移动,从而收集矿工和帽灯的数据,因为帽灯已经通过了这些预定点。
该系统对 RFID 读写器网络和矿业企业资源规划(ERP)结合了系统。该系统来自矿业 ERP 获取系统人力资源模块的时间和现场数据 时间和现场数据是同矿灯房物品发布信息的整合.矿灯房物品的发布信息来自 RFID 读写器收集。这些集成在一起的数据.过去,它通常用于制定关于矿灯房和设备使用以及管理信息的账单。智能灯系统可以给出所有单元的清单.制定账单。
3 系统特点
采用 RFID 智能灯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跟踪矿工通过十字转门的情况.工人从地面到地下的路径可以标明。自第一个系统安装测试以来,系统读取成功率为100 在连续的基础上,系统可以跟踪设备和矿工的移动 RFID 跟踪(系统)的实施可以为矿山的第二阶段提供安全检查。系统产生的信息允许任何矿工在轮班后返回矿灯房时快速确认,以确定其位置。
RFID 系统通过跟踪和记录每天轮班的数量,获取每次轮班地下作业的员工数量和安全装置的维护信息 对整的维护历史记录是所有设备和人工管理程序的必要条件。通过维修或维修的设备 RFID 系统记录在维修平台上。矿灯配有唯一的标识码,然后可以继续使用 通过其独特的矿灯编号,可以收集所有维修和更换的零件,从而构建完整的服务日志。智能灯系统保存备用物品、组件及其各自价格的完整清单,以跟踪成本、备用物品和组件的使用情况。一些必要报表的电子生成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人为错误。
该 RFID 考虑到交叉门通过点的安全验证,系统集成了智能灯应用软件。只有当矿工有分布好的矿灯、设备齐全的自救包和便携式瓦斯探测设备时,才能通过十字转门进出井筒。通过 RFID 系统收集的信息可以防止假冒使用标志卡,防止其他人员进出矿山,因为只有合格的矿工才有条形码 ID 标签 矿工及其设备的条设备 RFID 从读写器(应答器)获得的标签编码必须与之前智能数据库分配的编码相匹配 RFID 数据根据各矿业场所的需要转化为各种报告,移动定位人员。设备丢失,以及跟踪维修或交换的设备。
4 结 论
在该系统投入运行之前,每月特定地点矿灯的丢失率高达25%。由于没有任何机制来识别设备,特定的个人联系。不可能指出谁丢失或损坏。现在却大不相同了,“ lamp for life ”采用理念,将责任分担给个人,使矿灯持有人成为矿灯的主人。矿工的 ID 用矿灯标签编码 ID 编码的连接可以使分配的设备所有者对设备的丢失或损坏负责。在任何重要技术的初始阶段,员工的培训都是 RFID 成功配置的重要因素。一旦确定了正确的技术,培训人员接受系统。它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虽然一些矿工对新系统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评估机制,但 RFID 矿井里的每个人都很清楚系统的好处。改进了矿井作业人员的安全机制.优化设备维护管理的成本效益,更重要的是控制设备的丢失,使设备的使用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