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陆电子资产管理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

随着计算机和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大多数企业的仓库资产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数据系统和条形码扫描进行管理,但数据仍然使用纸张记录,然后手动输入计算机;或者使用扫描枪逐个扫描资产条形码,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收集和统计。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浪费,而且由于人为因素,数据输入和条形码扫描速度慢,准确性低,难以满足仓库资产管理的快速准确要求,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该系统是基于最先进的物联网 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信息处理技术,完成仓库货物的自动化、批量和信息管理,确保仓库资产管理各环节数据输入的快速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掌握真实数据,合理维护和控制企业库存。还可以通过科学的编码轻松管理物品的批次。利用系统的仓库地图定位管理功能,及时掌握所有库存设备的当前位置,有利于提高仓库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技术优势

该项目的技术原理是物联网RFID技术,RFID作为最新技术的代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物体识别技术,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即射频识别。RFID该技术是一种由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组成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实现远程、大批量的自动识别。读写器可以识别距离几厘米到几十米的电子标签,并可以批量读取和识别标有电子标签的物体、设备、车辆和人员,无论是静态还是运动状态,从而成为自动识别领域令人眼花缭乱的明星。

RFID技术有以下优点:

(1)快速扫描

传统的条形码识别,每次只能扫描一个条形码;RFID读写器同时识别和阅读多个RFID标签。

(2)体积小,形状多样

RFID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质量不需要与读取精度相匹配,更适合小型化、多种形式的发展,便于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和类型的产品上;

(3)抗污染和耐久性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容易被污染,但是RFID对水、油、化学品等物质有很强的抵抗力。另外,由于条形码附着在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特别容易损坏;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储在芯片中,以避免污染。

(4)可重复使用

今天的条形码印刷后无法更改,RFID存储在标签中的数据可以动态更新、回收和多次使用。

(5)渗透性和无障碍阅读

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近距离识别条形码。RFID能穿透纸张、木材、塑料等非金属和非透明材料,进行穿透通信,无光源,读取距离较远。

(6)数据记忆容量大

一维条形码的容量为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容量可存储2-3000字符,RFID最大容量是数兆字节。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在不断扩大。未来,项目需要携带越来越多的数据,对标签可以扩展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7)安全性

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信息,其数据内容可以通过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伪造和编造,安全性更高。

三、应用前景

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企业仓储管理,充分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射频识别),建立一套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资产管理体系,使企业资产设备管理自动、快速、批量运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展示企业先进的管理水平,它还贯彻了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物联网、建设智能电网等既定政策,符合国际国内发展的总体趋势。

目前基于物联网RFID该技术的电力资产管理系统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湖北、广东等省市的计量中心和表库中得到了实践和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电力资产仓储不需要手动扫描条形码,仓库出入口集中识别装置(读写器)可以自动识别资产电子标签,标签信息实时上传到主站系统,资产仓储真正实现自动、快速、批量操作,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掌握资产仓储,实现高效管理。该系统大大节省了供电企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持终端、集中识别装置)和主站管理软件三部分组成。资产设备上粘贴电子标签;手持终端可以单独识别指定区域的电子标签数量,并通过GPRS或USB集中识别装置负责集中识别电子标签并存储数据;主站管理软件负责系统数据的存储、业务逻辑的处理、系统参数的配置、数据的浏览和查询。

4.1 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取代码的电子标签是由天线和芯片组成的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载体,每个标签都有唯一的电子编码(ID根据供电公司的要求,标签可以保存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并在出厂前将设备等信息写入电子标签。根据实际需要,将电子标签制成不同的形状,贴在设备表面或嵌入设备内部。电子标签也可作为识别入库和出库操作人员的标签。

4.2 读写器-手持终端

手持终端作为一种小型手持读写器,主要用于阅读小范围内的电子标签。与固定的集中识别装置相比,手持终端具有灵活、移动、携带方便的特点,可以在仓库库存货、资产搜索、单个标签识别、信息记录等操作。此外,货架可以根据区域编号,手持终端可以读取该区域所有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并通过USB或GPRS、WIFI将其发送到主站系统服务器,主站管理软件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资产盘点,并绘制仓库地图等。

4.3 集中识别装置

设备进出仓库时,设备应通过RFID集中识别装置进出仓库,RFID集中识别装置中的读写器读取设备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自动进出仓库;设备进出仓库时,RFID集中识别装置中的读写器读取设备中的电子标签信息,未经授权进出仓库的,报警,完成自动进出仓库的操作。

4.4 主站管理软件

主站管理软件分为三部分:业务程序、系统配置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

4.4.1 业务程序

业务程序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资产出入库管理,二是行业扩建新安装项目管理。

资产出入库管理包括日常业务、档案数据、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系统设置等以下主菜单。

1.日常业务。日常业务操作主要包括资产入库、资产验证、资产出库授权、资产出库、资产损害登记、资产维护、资产报废、货架仓位管理等;

2、档案数据。主要提供资产的详细档案。包括资产编号、资产类型、入库时间、入库人、验证信息、资产状态、出库时间、出库人、收件人、用户等。每个档案数据都是下拉菜单,提供可选项,内容可以修改。因此,只有系统管理员、仓库管理员等高级管理人员才有权使用该菜单,普通操作员无权打开该菜单。

3.信息查询。主要提供资产设备信息查询、货架仓库信息查询、工单查询等。资产设备信息查询提供的内容与上述档案信息相似。区别在于菜单中查询的信息不可修改,是一般菜单,任何操作人员都可以使用;提供资产编号、操作人员、仓储时间等多个查询条件;支持单个和列表查询。货架仓库信息查询主要提供货架和仓库的使用、资产位置、剩余位置和设备分布地图查询。每次入库操作都会生成工单,有相应的工单号。工单查询可根据工单号查询操作记录,也可根据时间或操作人员查询所有工单和打印工单。

4.统计报表。统计当前设备数量、入库数量、出库数量、剩余仓位等。可提供以下报表、入库统计表和资产编号统计表 、操作记录统计表、资产状态统计表、资产使用统计表、业务量统计曲线等。

5.系统设置。主要指业务操作系统 常规设置包括操作员密码设置、快捷键设置、串口设置等。

4.4.2 系统配置程序

系统配置程序用于配置系统的各种参数。主要包括以下主菜单:系统参数配置、系统管理、系统维护。

1.系统参数配置。主要配置读写器的功率、频率、数据接收设置、读写模式、时间及相关菜单定义。

2.系统管理。主要包括操作员权限设置、操作员角色定义、仓库定义等。

3.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字典表维护、数据源维护、系统管理员设置等。

4.4.3 系统配置程序

存储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

五、系统实施规划(以供电公司为例)

5.1 建立主站和分站

资产管理系统的主站服务器放置在总部,数据库和主站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系统客户端安装在总部仓库、相关操作员计算机、供电站和营业厅。通过供电公司的内部局域网,每个客户端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主站系统,查看和使用不同的信息和数据。

5.2 电子标签贴在设备上

电子标签贴在电能表、收集器、互感器等设备上。电子标签通常在设备出厂前就已经贴好了,可以根据需要贴在设备表面或嵌入设备内部。标签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和定制。仓库配备标签打印机。如果个别设备上的标签损坏,无法识别和读取,可以现场打印新标签,更换损坏的标签。

5.3 在仓库建立识别装置(读写器)

识别电子标签该装置也称为读写器。仓库中通常使用四通道固定读写器和手持读写器。四通道固定读写器通常放置在仓库门口,制成开放式射频门或封闭式集中识别装置。当设备进出仓库时,可在几秒钟内批量识别和读取数十到数百个电子标签,并通过数据线和网络将标签信息上传到主站服务器,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个人电脑上的客户端查询设备的存储信息。

5.4 整个系统结构

rfid电子标签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