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ORIS智能门禁考勤系统概述
PORIS智能门禁考勤系统由主机、读卡器和电锁组成(联网时增加计算机和通信转换器)。读卡方式为非接触式读卡方式。只要持卡人快速摇动读卡器附近的卡(5-15cm)一次,读卡器就能感觉到卡,并将卡中的信息(卡号)发送到主机。主机检查卡的合法性,然后决定是否开门。门禁管理功能可以在有效刷卡范围内实现。门禁管理功能可以在有效刷卡范围内实现。读卡器安装在门墙内外,不影响其工作。感应卡只读属性,不易复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非接触读卡减少到零)。并通过通信转接器(RS485)实时监控计算机(计算机可以发送指令打开/关闭所有门,并实时检查所有门的状态)、数据处理、查询、报告输出等。
二、PORIS智能门禁考勤系统适用范围
◆ 智能建筑、现代办公楼、酒店门禁管理
◆ 智能社区、公寓和停车场的门禁管理
◆ 门禁管理工厂、计算机房和仓库
◆ 邮电无人值守机房门禁管理
◆ 变电站中央控制室门禁管理
◆ 工厂、公司、行政机构考勤、门禁管理
三、PORIS智能门禁考勤系统的主要功能
1) 信用卡记录:当人员进出时,他们需要在读卡器前持卡读卡。读卡器读取信息后,将信息传输到主机。主机首先判断信息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发出开门指令(即向电锁发送一个通信信号),打开门;如果违法,则不发送开门指令,并可发出报警。同时,主要机会保存信息、日期、时间等数据进行查询或直接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2)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通过计算机部门建立员工数据库,如电力中心、维护中心、管理中心等,定期或实时收集各门的进出数据,并根据部门进行汇总、查询、分类和打印。主机的各种参数可以由计算机或直接设置在主机上。
3)多层次管理:系统可轻松实现多层次管理功能,控制中心可设置每张卡(即每人)的进出权限、时间范围、节假日限制等。;如:高级管理人员可随时进出任何门,部门管理人员可进出部门,一般员工只能在工作时间内进出部门,超过工作时间,持卡人的合法性也可以结合密码输入来确认,然后决定是否开门,用户可以自由设置各种权限。当系统收到合法卡时,门禁管理软件会自动调出持卡人在系统中的照片,保安可以根据系统中的照片进行比较。
4)考勤:考勤软件自动下载原始信用卡记录、人事信息、部门信息无需手动输入,可及时查询当天、当月员工考勤情况,可根据用户设置统计用户想要考勤日报、月报、迟到、早退、旷工分类报告等。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5)系统扩展:该系统最基本的配置是一个读卡器、一个控制箱、一个电锁和一张卡。当用户需要扩展功能时,系统可以根据所需的功能添加相应的扩展模块。例如:1)每台主机只能连接一个读卡器(单门)或八个(四门);2)通过安装MDDIDO模块可以接收各种外部输入信号(如火灾报警、气体泄漏、非法进入等),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连接报警、打开消防通道等)。安装打印模块可以直接打印各种信息,而无需计算机。
四、硬件特性
1.控制器
1) 质量:本产品采用SMD技术生产,有CE及FCC APPROVED。
2)容量:可记录6000张卡片信息。
3)体积:长15cm、宽10cm、高2.5cm
4)外观:薄膜键盘(可输入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8字母)。
5)控制门数:PR-210NT控制两扇门,PR-210NT四门控制。
6)通信方式:全线RS485(1200米以内)协议传输信息,与计算机连接应配备通信转接器RS485-RS232(系统提供)通信参数为串口X:19600,E,8,1”。
7)信号输出/输入点:
PR-210NT2:4个输入点,2 可扩展8个输入和8个输出点的输出点。
PR-210NT4:4个输入点,4个 可扩展输出点64个,输出点64个。
8)系统网络:每个网络可连接99台控制主机(控制396扇门),由计算机管理。
9)软件功能:控制每张卡、每扇门、每个节假日和24小时,并具有3层反潜回管功能。
10)工作环境:温度/-20Cto55C、功率/1-10W、电压/12VDC、电流/400mA。
2. 读卡器
1) 体积:PRD-DS(长11cm、宽7cm、高1.5cm)、PRD-DL(长13cm、宽4cm、高2cm)。
2)外观:乳白色/灰黑色。
3)通信方式:RS协议传输信息485(1200米以内)。
4)读卡方式:感应(非接触式读卡)。读卡距离为 5-20cm.
5)工作环境:温度/2C-55C、电压/5-12VDC、电流/100mA.
五、技术支持和服务
系统附有详细说明,包括设备参数、功能、接线、计算机软件使用说明和底层通信技术。我公司为安装的系统提供终身跟踪服务,并为客户免费培训系统操作人员。
六、施工
1) 环境:施工前必须对环境保持乐观,确定系统各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位置,设计完整的工程图纸。
2) 埋管/布线:首先根据工程图将每扇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管道埋好,然后布线(操作过程中不要用力过大拉断线芯,标记每条线,安装时识别,检测每条线的通信状态)。
3) 安装:各工程人员必须掌握整个工程过程(设备安装位置、接线方法等),熟悉各施工环节,尽量减少工程安装调试的复杂性。
七、系统结构图
1 网络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