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RFID监狱人员管理应用方案

概述

随着司法机关维护社会秩序、打击刑事犯罪任务的日益严重,拘留、教育、劳动改造等犯罪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如何以科技创新手段改善新形式的监狱管理模式正成为新的迫切需要。目前,监狱采用视频、对讲、红外线、门禁、电网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管理,但这些信息系统仅限于信息处理,信息收集仍仅依靠手写输入,不能真正将信息系统与被拘留者联系起来,视频识别依赖手动,一些自动报警也依赖手动识别。

在监管场所的特殊环境中,使用安全可靠的自动识别系统来区分、识别、跟踪和定位被拘留者,保护内部人员和管理访问者,将信息系统中的每个人的信息与现实中的每个人动态连接,主动识别和自动根据设定的报警是监管场所射频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无线射频系统与监管现有的现代监控系统相结合,可以真正实现监管信息化,实现监管"向科技要警力"的途径。

考虑到囚犯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系统实施的复杂性,该方案的设计原则是从囚犯管理开始,然后进行监狱内部人员管理,结合内部和外部管理,最后结合现有的监狱视频监控系统和指纹系统,形成完整有效的监狱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恶性事故,有效保护监狱管理人员。

主要功能

区域人数统计――实时显示某一区域的人数和人员信息。
实时位置――实时显示某一区域人员的位置。
定位跟踪――定位跟踪一个或多个人员。
报警管理――显示边界报警、区域报警、腕带拆卸报警、设备报警、狱警呼救报警等。
历史查询――可查询打印历史轨迹、历史数据报表等。

方案原理

方案运用RFID通过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息传输,实现识别、跟踪定位、轨迹查询等功能。

监狱内外的房间、楼层、广场、墙壁、通道等。,按要求布置基站,实现信号覆盖,并将相应的电子标签分发给需要监控的囚犯和需要保护的狱警和物品。佩戴监狱服刑人员RFID囚犯腕带,在监狱、工厂、医院安装基站,实时掌握被拘留人数。当被拘留人员擅自离开或进入非法区域时,系统将报警,便于及时处理。对犯人使用非随机拆卸腕带,如有信号或损坏,将自动报警,记录每个犯人的历史行动轨迹。 

狱警和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专人RFID狱警腕带,腕带有报警按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按下求助按钮发出求助信号,通知监控中心,并在指挥中心地图上及时显示报警位置,使后端能够及时支持,确保警察的安全。

一、构成系统的关键硬件

硬件设备的性能优势

能够可靠地识别快速移动的目标
具有防撞性能,可同时识别多个罪犯
系统工作在2.4G公共频段
采用直序列扩频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对同频段其他设备干扰小
采用AES加密技术加密传输数据,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无线传感器感器国际标准
定位射频卡体积小,便于携带、安装和隐藏
定位射频卡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应用
定位射频卡功耗极低,电池寿命可达1~3年
定位射频卡发射功率极低,对人体安全
基站集成RS485、以太网、GPRS、CDMA1X、WiFi易于应用和扩展等通信模块
基站成本低,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基站体积小,安装维护方便
信号度高,兼容性好,通信简单快捷
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能高
射频卡可适应-35℃~+60℃各种环境可反复拆装使用
特殊设计使腕带难以损坏,即使损坏也能迅速检测和报警,保证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
特别设计的腕带可以在松开、停止工作或被屏蔽时进行系统报警。

二、软件管理系统

软件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菜单:入境管理、信息维护、劳动教育管理、个人资金管理、出境登记、查询统计、系统管理。

1.入境管理:犯罪入境登记、犯罪照片录入、犯罪基本信息录入、再入境登记、转移退回、临时离境、留境服刑、环节变更、判决登记。
2、信息维护:信息修改、同犯登记、同犯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登记、照片维护。
3、劳动教育管理:监狱调整、律师会议、家庭会议、奖惩登记、谈话教育、事故、审查登记、集体教育、安全检查登记、重点人员、秘密人员、检查。
4、个人资金管理:货物接受、货物接收、现金收入登记、现金支出登记、财务统计登记、财产销毁。
5、出所登记:处理出所、临时出所、变更出所、死亡登记、逃跑登记、误出所人员恢复。
6.查询统计:相关查询、相关统计、报告、相关报告、照片查询、网上追逃、出所退回查询。
7、系统管理:用户维护、监区设置、日志查询、数据导入、数据导出、数据备份、数据上传。
8.监狱区域管理系统与管理系统无缝集成。
9、定位、跟踪、报警管理:目标人员的数量、位置、分布和移动状态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图显示,列表状态(如囚犯、警察和区域位置)可以根据分组要求选择,并输出报告并实时命名。报警的位置和人员可以显示在情况下。
10.设置禁止人员进入禁区,监控相关人员位置,报警异常。
11、回放人员分布及移动轨迹。
与视频监控、指纹、门禁系统联动。
本文来源:rfid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