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已开始应用于农业、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卫生保健等领域。RFID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下管道管理部门提出了地下管道标识和检查技术的管理和应用。并在燃气、自来水、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以下奥泰格物联技术介绍RFID技术应用于地下管道定位标志和后期检查管理。
一、RFID工作原理
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和高频段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的射频识别技术。哈里斯托克曼于1948年发表“通信使用反射功率”为射频识别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标签:由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包含与射频天线通信的内置天线。
阅读器: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
3.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上传输射频信号。
二、埋地RFID技术特性
RFID按供电方式分为有源卡和无源卡;按载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中频射频卡和高频射频卡;根据不同的调制方法可分为主动和被动;根据作用距离可分为密耦合卡(作用距离小于1)cm)、近耦合卡(工作距离小于15cm)、疏耦合卡(约1)m)和远距离卡(1)m到10m。甚至更远)。
地下管道中使用的地下电子标志一般为低频、被动、疏耦合卡,不同于市场上常用的射频卡,埋地电子标志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结构坚硬,耐压,耐酸碱,防水。
2.穿透障碍物的能力强,至少能穿脱水泥路面。
3.抗干扰能力强,至少可以区分8种不同专业的地下管道标志。
4.保密性能好。城市地下管道属于城市血管和神经RFID上附载的信息必须具有良好的保密性,以防罪分子利用和破坏。
5.保用期长,要求RFID使用寿命与标识的地下管道相同。一般10~30年以上。
6.无源,因为永久固定埋在地下,不适合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