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

一. 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特别是沿海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设备、书籍、教育信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创新我们的教育管理理念,将配备教育教学设备、书籍、信息应用、发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创新的理念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以达到最大的效用,提高我们的整体教育水平。

目前,就各学校现有图书管理而言,一般学校现有图书10万册以上,大型学校图书100万册以上,图书数量达标,许多学校图书馆应用先进RFID射频识别技术管理图书,但实际上图书借阅不到1%,对我们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一方面,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堆积如山,没有人读书,另一方面,大量的业余时间被无所事事浪费。

除了学习压力大、学生自学能力差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如下:

1.学校图书馆的借阅处离教室相对较远,学生来回借书不方便;

2、复杂的搜索、借、还、扫描、管理员工作时间、门禁、借书管理系统等因素和流程。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有问题,学生就不能借书,借书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此外,一些学校图书馆不是学生进图书馆选书,而是学生报名,图书管理员找书再借。这种现象出现在一个学生身上一两次,恐怕这个学生害怕去图书馆借书;

3.学生之间不能形成竞相借书的学习氛围。一般来说,单个学生去图书馆借书和还书,这影响了阅读范围的培养。在学校学习阶段,学生有很强的相互学习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作为一名教育经理,他们应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影响、感染和激发周围学生的阅读习惯;

4、没有大数据分析学生的阅读习惯。现行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管理图书,防止被盗和丢失;在当前的物质条件下,我们需要解放思想,用创新思维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在学生的书籍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爱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并且可以利用大数据来监控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与成长之间的联系。

鉴于以上四个因素,我们在认真研究教育管理特点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它们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了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即数字分布式独立学习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图书借阅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的特点

传统的学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方法是:学校图书都放在学校图书馆,学生拿着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处,通过图书管理员用扫描枪扫描借书卡,然后找到学生需要借的书,从书架上借给学生。

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特点:

1.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一定数量的热点图书放入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分布在学校的每个教室或其他环境中RFID高频射频识别技术,不需要他人干预,不需要使用扫描枪,不需要搜索,学生通过课堂图书馆系统终端直接使用借书卡完成借书的整个过程。

2.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系统利用学生、还书地点、时间、内容、累计数量、区域统计分析等相关信息数据RFID自动采集和处理高频射频识别技术记录在自主学习管理系统中,实现多点借阅和多点归还。

3.及时掌握学校或区域整个管理系统平台上所有图书的借、还、何班、何人等状态,便于找到要借的图书。

4.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特点。

5.通过近距离公开借还书操作,激发更多人的阅读兴趣和竞争阅读氛围。

三、硬件及系统介绍

分布式独立学习系统采用双透明玻璃单门木柜,结合最新RFID安装在分布式图书柜中的高频射频识别技术RFID读写器HR9218和天线,实时识别借书和借书的学生姓名。配合书柜门禁系统和后台数据分析系统,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借书情况。具体流程如下:

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

四.应用研究

教育是唤醒人们沉睡的思维;

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是不断有效加强自变量的作用。

在我们实施的项目中,进行了多纬度探索.

1.班级阅读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我们选择不同的学校和班级进行有效的比较实验。

一是运用我们的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将管理终端放在每个班级;

二是将普通书架(或图书柜)放在每个班;

三是学生独立到学校图书馆借书。

经过二学期(十个月)使用对比分析,对上述三种模式实验的班级设置相同的内容、时间和要求:

(1)使用第一个类,即分布式独立学习系统,管理终端有280本书,54名学生,约24名学生有独立借书的阅读习惯。经过十个月的有效指导阅读应用,24人通过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借书阅读习惯的行为逐渐影响到其余约30名学生。全班通过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借书阅读100%,图书周转阅读率28%.6(自定义:单位时间内规定图书借还阅读总数与固定人数之比),即本班第二学期人均阅读28.6本。同时少书2本。

但在班上可能有一些学生看到班上很多学生独立借书,尴尬也独立借书,甚至借书后没有读,没关系,环境影响发挥了沉默的作用,从一开始,他会逐渐看几段,看几章,看几章,看几本书,直到饥饿,爱。这是教育在环境影响中的巨大积极能量。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丢失的两本书,但是有必要找到它们吗?丢失的两本书可能是个别学生真正想要的,但他们没有钱买。没有必要上网(偷书不是偷书)。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2)使用第二种类型书架(或书柜)放置图书的班级,300本书,56名学生,24名学生习惯于自主借书阅读。经过十个月的有效指导阅读和应用,24人在课堂书架(或书柜)上独立借书的行为逐渐影响到其余32人中的15名学生。全班自主借书69%,图书周转率2.6(自定义:单位时间内,规定图书借还阅读总数与固定人数的比例),即本班第二学期人均阅读2.6本。同时,少书96本。

但是在这个班,开学之初,几乎每个学生都借了一本书,后来只剩下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了。

至于96本丢失的书,由于学生借书时记录在班级借书上,管理不到位。

(3)用传统方法借书,学校图书4.8万册,班里学生53人,习惯自主借书的学生22人。经过十个月的有效指导阅读应用,根据图书馆的借书信息,22名学生自主借书阅读习惯逐渐下降到11名学生,新增4名学生,全班自主借书阅读达到28%,图书周转阅读率达到1.5(自定义:单位时间内规定图书借还阅读总数与固定人数的比例),即本班第二学期人均阅读1.5本。

2.学生的兴趣特点

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如何因材施教?

通过对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学生的图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交流,可以充分判断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一名学生在两个学期内借阅了36本书,其中21本是地理知识。通过系统平台的数据分析和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确实有广泛的地理知识和特殊的偏好。另一名学生在两个学期内借阅了25本书,其中12本是与军事相关的书。通过系统平台的数据分析和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对军事非常感兴趣。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的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我们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

简而言之,通过创造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独立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学生的兴趣特征,这不是教育的伟大作用吗?

本文来源:rfid世界网
本文标签:rfid射频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