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一.方案介绍
自2011年国务院提出建立现代内河水运系统和现代内河海事监管体系以来,完善内河管理基础设施、保障内河运输、提高内河运输效率、保障水网畅通已成为内河监管的重要任务。为此,这里提出使用LDSW新一代智能有源电子标签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现有技术,建立完善的内河海事监管体系。
示意图如下: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alt=以新一代智能有源为基础RFID内河海事监管系统技术 src="http://www.niaovm.com/uploads/allimg/230319/11013A0c-1.jpg">
RFID内河海事监管系统技术示意图
内河监管系统设计如下:
所有内河航行的船只必须安装一艘LDSW安装位于船舶高度(如桅杆)的智能电子标签。如果条件有限,标签天线可以通过增加天线馈线长度来安装。标签通过USB(或RS485/RS232)用于显示河监读写器发送的航行安全信息或管理相关指令信息。如有必要,标签还将与语音广播设备连接,用于通过广播设备向船上人员广播收到的河监语音指令代码信息。
一般来说,标签通常不会向外发出任何信号,除非在紧急求助报警(通过标签按钮)的情况下,标签将主动向河流监督读写器发送求助报警信息。为了节约用电,标签通常处于周期性睡眠的低功耗模式。只有当船进入河流监督读写器在通信距离范围内,只有在收到读写器发送的指令信息后,才会按要求返回读写器。LDSW智能标签采用船舶供电和电池备电的方式,保证标签在停电模式下工作一个月。电池也可以在数据传输量小、工作不频繁的情况下供电。
渡口选择一个固定位置作为检测过往船舶的监测点。此选择必须无遮挡、无屏蔽、视野开阔。读写器天线与被检船舶之间不易堵塞。尽量靠近河流或安装在河流建筑物的顶部,以便与被测船舶保持最佳距离。立杆安装读写器。
如果渡口有监管单位和监管服务器或服务管理终端系统,读写器可以通过网线/光纤/3G/RS485/RS232等接入渡口本地服务系统。本地服务系统接收数据后,通过公网进行监管或服务。(INTERNET/光纤)与云平台或大数据平台相连,形成更大的跨区域、跨平台物联网处理平台。
如果渡口没有监管部门驻扎,则必须监管该点的内河服务。读写器可根据渡口读写器固定安装选点的原则安装,就近使用网线/光纤/3G通过方便的方式,读写器直接连接到云平台或大数据平台,形成更大的跨区域、跨平台的物联网和云处理平台。
每个渡口的监管人员可配备一台移动读卡办公设备。该设备通过3台G/GPRS直接连接到本地系统或云平台。处理结果存在于本地或与背景验证交互中,以确保安全
执法船安装1读写器,原则上与地面安装相同,读写器与执法船上的服务器(计算机)相连。接口选择USB(RS485/RS232).执法船还根据民用船舶的要求安装了1个标签,执法人员还配备了移动读写器,以方便多种方式执法。执法船通过GPRS/3G接入本地管理系统等 或直接进入云平台。
1. 系统架构
rfid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