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静脉电梯外呼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技术,静脉识别技术最早在1983年由柯达公司雇佣Joseph Rice在研究红外条形码技术时发明的红外成像被命名为人体手背血管Veincheck;1992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生物工程系K.Shimizu发表文章认为,人体手血管红外成像可以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静脉是身份识别特征的理论基础。1997年,韩国的BK System公司发布了商用手背静脉识别产品BK-日立推出了一系列手指静脉识别产品,富士通推出了静脉识别产品。1997年,韩国的BK System公司发布了商用手背静脉识别产品BK-100日立推出了一系列手指静脉识别产品,富士通推出了静脉识别产品。中国对静脉识别技术的研究较晚。2004年后,一些国内大学开始研究静脉识别技术,但没有产品化。

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根据血液中血红素吸收红外光的特点进行静脉识别。只有红外相机才能拍摄近红外手指的照片,然后收集手指内血管脉络的灰度图,然后进行图像增强、滤波、一体化、二值化和特征提取等处理过程,利用静脉空间拓扑结构可靠准确地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具有以下特点:
1.静脉是体内的信息,静脉在表皮以下,肉眼可见一部分;
二、静脉人人不同,各部位不同,双胞胎也不同;
3.脉络结构稳定,厚度随温度和年龄而变化;
4.血压过低或无血无法成像的活体特征;
5.非接触采集,无需接触采集头,无读头磨损;
6.适应性好,研究表明只有0.03%的人不能正常使用。

从静脉识别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可以看出,静脉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指纹识别的安全性(易于盗窃和伪造)、适应性(用户不能使用3-5%)和可靠性(读头磨损)的问题。经过多年与多家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深圳多奥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表明,传统的静脉识别技术有以下缺点:

传统的静脉识别算法计算复杂,效率低,性能高DSP或FPGA支持,目前最好的DSP芯片只能在3秒内识别数百个用户;

2、易受温度影响,如夏季高温登录静脉特征,冬季低温会导致识别率下降,甚至导致识别困难;

识别特征部位的旋转和不同的收集角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误解率,降低系统的安全性。

静脉识别技术要产品化,提升用户体验,需要在产品成本、适应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改进。除了静脉作为识别特征的固有优势外,产品形态和识别算法的设计尤为关键。经过多年的努力,深圳多奥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在静脉识别算法和产品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了传统静脉识别技术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1.识别算法的优化和创新,采用多级分类识别技术,提高算法效率,配合5平方厘米(25毫米)的专用硬件平台×25毫米)PCB1:N(N<=1000)平均在3秒内成功识别模式,1:1模式下可按需扩大用户容量;

2.充分提取静脉特征信息、血管厚度信息和空间矢量特征信息。单模板特征信息为1024字节,信息量是普通指纹特征信息的两倍,精度更高;

3.自学智能技术首次用于静脉识别,系统将自动维护和更新特征信息,有效解决温度和自然生长引起的血管变化问题;

4.首次采用多光谱采集技术,可同时采集指纹、指纹和指静脉,不仅可以准确定位手指位置,还可以大大提高静脉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单地说,深圳多奥有限公司成功解决了制约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瓶颈。首先,它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化、产品的本地化和完整的知识产权。其次,它成功地降低了产品成本,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最具创新性的是,指纹、指节纹和指静脉多特性综合识别技术首次实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

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和特长

目前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静脉识别,各有优缺点。指纹识别有一定的用户范围,指纹蜕皮、划伤、干冷手指识别很差,但价格较低;人脸识别具有认证自然的优点,即认证过程与认证过程一致,舒适自然,缺点是认证图像容易伪造;虹膜识别是这些技术中最不自然的,人们的饮酒、熬夜等生活习惯对识别有很大的影响;静脉识别具有非接触、伪造困难、安全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是这些技术中最先进的,缺点是没有价格优势,DUOAO公司的通道控制器采用静脉识别技术。
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近红外辐射,利用血色素的吸光特性吸收静脉脉络,然后通过识别算法获取特征数据并存储。在认证过程中,只需将收集到的静脉数据与存储的特征数据进行比较。

静脉固有特征:

1.静脉低于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信息不易获取;
2.静脉不同,永久不变。胎儿中已确定静脉模式;脉络不变,仅随大小比例而变化。
3.用手适应静脉识别,适应范围接近100%。

静脉识别的技术优势:

1.非接触式:卫生,用户心理抵抗力小,特别适合流动人员多的地方;
2.动作简单自然:只需将其放在传感器上方即可完成身份识别;
3.高精度识别:由于静脉粗大,数量多,可以实现高精度识别.

1.1 功能特点

功能及特点

指静脉识别 非指纹识别,采用手指内最安全的静脉血管特征,不能窃取和伪造
识别速度快 注册1000根手指时,识别响应时间小于1秒
管理员 1个
用户 50-1000(根据机器配置具体用户容量)
指静脉自学功能 每次识别通过后,将当前指纹特征值与保存的特征值进行整合和更新,使用越多越好
CD-ROM功能 插上USB本设备可映射成CD驱动器无需安装
快速上电 一键上电,100毫秒内快速启动
语音 操作语音提示
两键操作模式 简单易用,也可精确输入ID号

1.2 技术参数

项 目 参数
主处理器 CPU XG-SOC
注册用户总数 1000根手指,每根手指3个模板
用户注册号 编号基数可以设置为每个用户的编号基数+1~100
识别方式 1:N
识别响应时间 小于1秒
认假率(FAR) < 0.001 %(安全等级较高时)
拒真率(FRR) < 0.01 %(安全等级较高时)
安全等级 普通,高,最高,出厂设置值高
继电器负载 2A
通讯接口 RS232/RS485波特率默认为115200
USB2.0
输入电压范围 直流DC 6V-30V
工作电流 小于200mA
工作环境 温度:-10°C ~60°C,湿度:20% ~80%

第一章,项目简介(略)

第二章是系统的主要亮点

2.1系统简介

简要介绍智能电梯管理系统:智能静脉控制电梯管理系统由安装在电梯轿厢和大厅外的静脉控制器、安装在管理中心的静脉发卡中心和电梯用户持有的静脉组成。读卡器设置在电梯的轿厢内。电梯用户刷卡后,电梯可以打开预设静脉层的轿厢指令,提供给用户登记;无卡或未经授权的楼层不能登记,开放的公共区域不需要静脉登记。可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静脉权限区。读卡器设置在电梯大厅外。电梯用户刷卡后,电梯可以打开静脉预设的呼叫按钮,提供给用户注册;无卡或未经授权的静脉不能注册,公共区域开放的呼叫按钮不能注册。可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静脉电梯。 静脉发卡中心设置每个静脉的权限后,可以使用发出的卡。不同的卡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限,对应不同的用户;管理者持有的管理静脉通常设置为所有使用电梯的权限;对于丢失的卡,静脉发卡中心可以挂失,禁止丢失的静脉,防止非法持有人继续使用。智能静脉控制电梯管理系统在电梯处于消防、维护等特殊状态时自动退出管理,也可通过手动开关退出管理。电梯无静脉注册,便于电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智能静脉控制电梯管理系统加强了传统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水平。

2.2系统优势

该系统对社会的作用和贡献:一是显著提高业主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物业管理者带来集中、简单、有效的工作,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卖点;2、节能:1、电费:由于有效限制了无权乘客的乘坐行为,降低了电梯的使用频率,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电费。比如:按14KW计算电梯电机功率,每天可节省0.5小时电梯运行,每天可节省7度电费。按0.8元计算每度电费,即28元*0.8=5.6元/天*365天=2044元/年。2、维护费用:减少日常维护费用:由于电梯运行次数大大降低,可有效延长电梯易损件的正常更换周期,如自动电梯门开启器等易损件,每年可节省不少于2000元。延长大修周期:电梯大修费用约1-2万元,原5年需要大修的电梯,可有效延长至7-8年。大修费用可同比节省1万元左右。3、劳动力成本:由于有效限制无权梯行为,加上建筑居民只能到达授权楼层,大大降低建筑环境污染,降低清洁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人员检查次数,收费人员工作强度,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如减少员工,一年至少可节省5000元。

2.2.1 功能全面

多奥公司从事智能系统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接触式静脉电梯智能控制系统在同一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功能齐全,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主要针对以下三类客户:

1、电梯

1) 增强电梯功能,降低电梯维护成本;

2) 提高电梯档次,增加卖点。

2、住户

1) 高档住宅:防止非法闯入,刷卡直达家门,为居民提供私人空间;

2) 办公楼:专用楼层(如银行办公楼层、办公楼层)、私人楼层(如VIP俱乐部)以静脉为通行证,将不速之客拒之门外;

3) 酒店: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3、开发商

1) 电梯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对电梯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升物业形象,使物业收费更加人性化;

2) 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加强了传统安全管理体系管理的薄弱环节。大大提高了整个物业的安全水平;

3) 减少电梯误操作、节能、节约维修费用;

4) 可以直接进入电梯,节省建筑面积。

2.2.2 高度智能

经过多年的实践,提供的静脉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人性化,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结合多年的智能系统研发和设计经验,完全独立开发、生产和销售一站式服务BA、CCTV(DVR)、建筑对讲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等系统实现联动管理,实现真正的智能管理。

2.2.3 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提供的静脉电梯控制系统能有效防止非法闯入,为居民提供私人空间,如办公楼专用楼层(如银行办公楼层)、私人楼层(如VIP俱乐部)以静脉为通行证,将不速之客拒之门外。

第三章,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

1、系统设计原则

3.1.1 安全性

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指标,软硬件一般采用分布式系统,可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承担多个子系统,假设局部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器安装在线病毒防火墙,数据库故障后恢复能力,系统密码、程序、文件、数据库授权保护;静脉数据物理和逻辑加密,实现一卡一密;制定严格的静脉密钥分放管理流程;发放密钥时,系统采用一卡一密算法计算系统密码,是客户和设备供应商无法破解的唯一密钥,具有绝对安全性。

该系统具有非常严格的密码系统,并从硬件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1)硬件安全

1) 机器根据注册和权限信息处理刷卡行为。系统不识别未注册发行的空卡(发卡机除外),其他系统发行的卡被列入黑名单和无权卡 也不能正常使用;

2) 每台机器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号码。计算机与机器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带地址和密码的通信协议。只有当地址和密码正确时,才能访问机器中的数据;

3) 机器将传输的数据贴上时间标签和DES加密后传输,防止被盗、变更、破译;

4) 设置不同权限的系统管理操作卡,操作不同层次的机具,如系统卡、子系统卡、管理员卡、操作员卡等;

5) 传输的数据是加密的,以保护敏感信息。

(2)网络环境的安全

网络环境是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容易受到攻击。DUOAO系统采用路由器、防火墙屏蔽、隔离等专用智能卡网段进行非授权访问DES加密后的密文数据包传输数据等。能有效防止非法攻击。当条件允许时,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用于将系统的网络与其他数据网络分离,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支持智能脱机运行,彻底摆脱有线束缚。

(3)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1) 多级密钥管理可以防止其他非系统的卡片、机具和软件,甚至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应用系统的独特标识符混入系统;
2) 通过设置系统子卡控制子系统工作参数,可有效防止其他人员改变机具配置;
3) 该系统的每个工作站都配备了一个USB软件授权狗,狗注册有操作密码,软件技能 可授权信息和软件发行信息,防止非授权工作站或非授权人员入侵本系统;
4) 系统使用的卡必须先使用DUOAO系统配套的格式化软件可以格式化空白卡,然后发行为用户卡,避免非法发行用户卡造成的系统混乱。管理卡的发行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只有管理卡才能实现发卡等工作;
5) 应用系统的操作功能分级、分组授权,如检查、设置、增减等。未经授权的功能在工作站看不见,更不用说使用了,以防止越权操作;
6) 系统中的每个操作员都有自己的帐户和密码。启动软件时,必须配合管理卡登录验证;
7) 所有操作都有日志跟踪;
8) 该系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可以与不同的计算机或合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4)卡片的安全性

1) 每个风扇区域有两组密码(KEY_A、KEY_B)每个风扇区域的密码和存取控制是独立的;
2) 卡中还有加密逻辑和通信逻辑电路。每次读卡时,静脉都会先验证三重密码,然后再读卡上的其他信息;
3) 用13张卡和读写器交换数据.56Mhz射频信号,不易截获,即使非法截获,也不能访问卡内数据,因为没有读写密码;
4) 在系统应用中,采用一卡一密的加密机制和机具动态生成访问密码,防止卡被破译,与其他公司只使用静脉的物理卡号有本质区别, 这也是区分静脉破解的根本原因;
5) 采用DES算法加密数据包;
6) 采用有效的卡密钥管理机制,有效消除伪卡;
7) 本系统的每个应用系统使用客户指定的风扇区域,密码不同。除系统设备可访问两个公共信息风扇区域外,各业务应用子系统卡上的数据不能由其他子系统读写;
8) 根据持卡人的不同身份,对卡进行分类管理,授予不同的权限和功能,提高安全性;
9) 每张卡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在使用该系统之前需要注册和发行。每个发行的静脉注册号、电梯门禁权限等信息都提前下载到系统机具的注册表和权限表中。

3.1.2可维护性

硬件设备的选择选择具有国内维护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的设备,硬件连接完全标准化,软件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便系统的修改和扩展;软件开发工具C C++,程序结构清晰,易于理解,维护方便;同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面向管理人员,要求管理人员改变当前的管理习惯,增加负担,应具有中文友好的操作界面,使用简单,易懂易学。

3.1.3可扩展性

硬件系统设计应采用分布系统,计算机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和通信接口,软件设计应采用功能模块。子系统结构的增加或子系统功能的增加只是功能模块的增加,因此系统不会通过技术改造或机构网点的增加(扩展)进行调整。可扩展性设计还应注意卡的总体规划,因为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和功能的增强,卡的结构设计和选择预留了未来扩展所需的空间,完全开放有利于其他公司的智能。

系统设计考虑了扩展系统的需要,并提前设计了相关界面,以促进未来的扩展需求;该方案的系统结构C/S、B/S混合结构体系、三层标准结构、工作平台和各业务应用模块化设计,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开放性好。由于本方案采用统一的工作平台和组合业务模块,不仅可以满足设备和业务软件的平稳升级和扩展,还可以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溶解行业内其他优质产品,提供二次开发工具包,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投资的持久效益。

3.1.4个性化原则

本系统方案按照标准和规范开发设计,但行业内其他产品没有DIY特点:用户可以定制界面风格和解决方案,或者将模板修改为他们需要的应用程序系统。使用二次开发工具包也可以开发特殊的业务系统。

3.2系统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3-90,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工程安装电器图集》
《安全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
《商业建筑电缆标准》(EIA/TIA-569)
CJ/T166-2002 静脉应用技术标准
ISO 14443 TYPE A/B 非按触式静脉读写标准
ISO/IEC9789-2 加密标准
ISO 7816 静脉特征标准
ISO 9992 静脉与写卡机之间的信息传输格式和交易流程规范
ISO 10202 静脉交易系统安全架构结构安全架构安全架构
ISA 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
ANSI/ISA S82.01电气和电子设备、测量和控制相关设备的一般要求
GB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7-88 编制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指南
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验收导则(试行)

第四章,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4.1项目背景

1) 项目使用的电梯为日立□三菱□奥的斯□富士达□通力□迅达□蒂森□东芝和梯形;
2) 共有_____电梯需要控制;
3) 其有_____需要控制楼层按钮;
4) 电梯控制需要时间控制;
5) 联网电梯控制系统。

4.2系统配置(详见附件1、配置清单)

4.3功能简述

1) 智能电梯楼层人员控制系统是专门为电梯校箱外的控制人员提供的。控制持卡人进出特定允许的楼层,防止随意进出各楼层,确保安全;
2) 该系统与电梯本身系统采用无源接触连接,两者完全隔离,不影响电梯原有性能;
3) 全端口过流、过压、防雷、安全、稳定、可靠;
4) 操作模式: 刷卡进电梯;
5) 内核性能高,功率低ARM芯片(ARM内核能快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功能要求)并使用低功率CMOS微机、断电时人员和存储数据可保存10年,绝不丢失;
6) 多奥停车场/门禁/考勤/消费/通道等智能化;

第五章,系统硬件功能特征及参数

5.1基本功能

1) 可自动识别静脉的类别和权限,防止无卡人员非法使用电梯;
2) 一旦电梯控制器出现硬件和软件故障,即使电梯自动恢复到自由状态,也可以按选层按钮乘坐电梯;
3) 实现与电梯消防紧急开关联动的功能。

5.2管理功能

1) 系统管理:设置系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权限;
2) 发卡管理:静脉初始化、换卡、补卡、黑名单、挂失等;
3) 权限设置:持卡人楼层权限设置;
4) 时间设置:时间、日期、节假日等进出电梯许可设置;
5) 电梯开放时间:按时间段切换到非静脉控制状态。
6) 地板开放时间、静脉有效时间

5.3记录功能

1) 控制器记录每次操作(包括卡号、刷卡时间、登记楼层等信息);
2) 该记录可以通过收集器或网络在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上读取,并可以根据时间、电梯号码和特定持卡人进行检索和查询,并自动生成各种综合管理报表。

5.4功能

1) 采用标准Mifare One 静脉可与停车场、俱乐部消费、门禁考勤等系统共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静脉;
2) 共同使用管理中心,在平台上实现管理;
3) 可采用整体集成;
4) 如果有其他公司的静脉系统,电梯只需预留相应的分区,并提供卡钥匙。

5.5扩展功能

1) 支持消防联动,BA、CCTV(DVR)联动;

2) 支持建筑对讲系统智能联动开放业主对应楼层电梯权限功能;

3) 根据客户要求制定更多个性化的系统功能扩展。

5.6系统特点

1) 有两种管理模式:脱机和联网。RS485接口可通过网络或数据采集器和电梯管理计算机上传和下载数据;
2) 静脉电梯控制器与电梯本身系统采用无源接触连接,两者完全隔离,保证两者运行不相互干扰;
3) 时间限制:可灵活设置信用卡使用时间(即静脉控制时间)和非信用卡使用时间(即开放使用时间),可个性化设置建筑、电梯号码、电梯楼层,两种功能在时间段后自动转换;
4) 刷卡P>

5.7系统参数

5.7.1 静脉电梯控制器技术参数

静脉电梯控制器(32位)ARM高速处理器,安全可靠地处理数据。

1) 产品型号:DUOAO-DT-LD;
2) 外观尺寸:L350*W350*110H;
3) 工作电压、电流:使用DC 直流24V±10%/3A,电源具有过流、过压、防雷、防静电功能;
4) 主控板最大工作电流<480mA;
5) 工作电流约120mA;
6) 控制层数:主控板控制16层,可根据需要扩展;
7) 每个触点均为无源干触点输入输出特性;一路消防联动输入,32路触点输出;
8) 导通电阻<3Ω;
9) 截止电阻大于 >20MΩ;
10) 使用环境20-60℃; 相对湿度: 20%-90%不结露;
11) 储存环境: 温度:-30--90℃; 相对湿度: 20%-90%不结露;
12) 使用卡片: 系统使用Mifare ®1 卡,典型操作时间0.2秒;卡容量无限制;
CPU卡,典型操作时间0.3秒;
T5557卡,典型操作时间0.3秒;
并且支持(ID卡、EM卡、HID卡、leg静脉)
支持生物识别读头(指纹、非接触静脉识别、虹膜、掌纹);
支持手机刷电梯;
13) 通讯接口: RS485/RS232、可选CAN总线更适合环境温度差、电磁辐射强、振动大的工业环境TCP/IP 、可完全脱机运行;
14) 智能电梯读头分为普通型和密码型。

5.7.2 静脉电梯读卡器技术参数

1)配合电梯控制器;
2)使用卡片: 系统使用Mifare ®1 卡,典型操作时间0.2秒;卡容量无限制;
CPU卡,典型操作时间0.3秒;
T5557卡,典型操作时间0.3秒;
并且支持(ID卡、EM卡、HID卡、leg静脉);
支持生物识别读头(指纹、非接触静脉识别);
支持手机刷电梯;
支持卡密码修改;

5.7.4管理中心设备:

静脉电梯发卡器技术参数:

1) 产品型号:DUOAO-FKQ;
2) 外观尺寸:L140*W100*30H;
3) 供电:外接DC12V±5%;
4) 输入功率:2W;
5) (Mifare® 核心模块)型号:MF RC500;
6) -25工作环境温度℃~45℃;
7)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0%(不结露);
8) 操作的卡片类型为Miare ® 1卡;
9) 读写卡距离:0~500CM;
10) 读写器与上位机的通信方式:标准RS-232异步串行通信;
11) 通讯参数:
波特率:115200bps;
通信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验证位;
握手:软件握手。

第六章安装静脉电梯设备(略)

第七章系统软件说明

7.1功能介绍

1)系统设置功能:包括电梯控制器端口设置、控制器数量设置、控制器号设置、控制器号名设置、安装位置设置等。
2)电梯管理功能:

●设置楼层控制表:允许用户设置或修改电梯发卡楼层号与电梯硬件接线号的对应关系。
●初始化控制器:初始化控制器中的所有主密钥、通信数据和参数设置都将被清除。

三、电梯操作功能:
●下载系统时间:校准控制器内的运行时间。
●下载/清除黑名单:下载控制器并清除黑名单。
●下载开放时区:控制器下载常开时间表。下载后,当电梯系统在时间段内运行时,电梯自动处于常开状态。当电梯系统在时间段外运行时,电梯自动恢复原关闭状态。用户必须刷卡或使用预设密码才能通过。
●下载楼层表:下载电梯楼层-电梯接线板对应表,默认系统为楼层号与电梯接线板号一一对应。
●读取操作记录:读取所选电梯控制器的通行记录。
●下载节假日组:节假日组用于设个日期。在开放时间表中,电梯控制器在设定的假日开放时间内开放,否则电梯控制器关闭,假日时间生效后,本周相应的开放时间有效。
4)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备份系统用户通行记录及相关设置参数;恢复系统数据损坏时的最终备份数据,主要是用户通行记录和设置。
5)查询管理功能:包括通行记录查询、用户数据查询、系统运行日志查询、静脉检测。
6)支持电梯收费功能。

7.2软件特点

7.2.1人性化界面,集成平台

该系统为开放式、积木式结构,可随时形成DUOAO系统;完全支持脱机运行(智能)和灵活组网,实现真正的智能。

7.2.2操作简单快捷,同步指导

对于第一次使用系统的操作人员,几乎所有的操作控制都使用快捷键,系统操作人员可以直接点击键盘上相应的快捷键,系统快速启动模块可以快速检测系统的所有参数,方便用户快速设置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参数,使用户快速掌握系统的使用。

本文来源:rfid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