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概述
(一) 项目需求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我们对项目的初步了解如下: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效率,客户建议建立一套RFID 人员和资产管理系统。系统要求能够实现人员和资产的双重管理,监控人员和资产的进出。
(二) RFID技术
RFID 是语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20 世纪90 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开始兴起并逐渐成熟,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输和信息传输的技术。一套完整的RFID 系统, 是由读写器(Reader)、电子标签(通常称为射频卡)是所谓的传感器(Transponder)由应用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Reader 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Transponder,用以驱动 Transponder 此时,电路发送内部数据 Reader将解读数据按顺序接收发送给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处理(RFID 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射频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可用于各种物品的识别和防伪;
◆ 物理性能好,防水、防磁、耐温、使用寿命长;
◆ 无需人工接触信息,识别过程无需人工接触;
◆ 多加密处理,世界上唯一的识别代码,难以模仿;
◆ 智能化、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 识别距离远;
◆ 数据可以加密,存储信息可以更改, 快速准确地识别;
◆ 具有防撞机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二、 方案设计
分析了当前相关主流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开放人员资产体系的应用,建议在管理体系设计中采用最新的方法RFID建立安全可靠、设备稳定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 开放式门禁通道
采用无源高频RFID 设备、电子标签不需要安装电池,使用寿命长,一般为10 年左右,最大识别距离可达1.5 设备工作频率:13.56MHz。
通过对 RFID 标签编码与人员唯一对应,可在 RFID 标签内存储人员的编号、基本信息等,标签容量高达10K。由于无源设备识别距离短,办公区各区域的工作人员无法实时监控,识别设备只能在区域出入口安装。当员工进出某个区域时,软件系统会自动注册人员进出。
从上述示意图可以看出,一个正常的过程将两次进入射频识别区域,两次切割红外线,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盲读,两次切割红外线,判断人员是否进入或离开。当然,设置红外识别的主要意义是在射频识别没有指示时提出警告。
对于上述渠道,如果两名人员亲自进入,很容易出现误判,一人多卡或无卡进入。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建议员工在管理中进入渠道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如1米线,以确保人员进出渠道的正确判断。当然,结果是延迟了进出通道的时间,降低了效率。
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来降低误判的概率,提高交通效率。为此,建议在大楼出入口安装两条通道,每条通道只安装一侧红外装置,实行分段管理。早上上班高峰时间,两个通道可以同时开放进入;下班高峰时间,两个通道同时开放离开;在其他非高峰时间,一个通道是进入,另一个通道是离开。当然,这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装四个或更多的通道,其中一个是进入通道,另一个是离开通道,不需要分时管理,以降低管理的复杂性。
下图为应用实例:
系统特点:
◆ 智能识别系统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红外传感技术,准确、自动地识别内外员工;
◆ 人性化管理-内部人员只需携带工作卡自由通过检测通道即可快速识别;
◆ 信息监督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远程实时检查门的进出情况,监督保安人员的工作状态,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安全水平;
◆ 人员卡(即电子标签)具有10万次重复擦写功能,可多次重复使用。
(二) 资产管理
根据物品的形式,可以在物品上贴上各种形式的标签,如纸质标签、嵌入式标签、标签标签、防金属标签等,以记录物品的信息。对于此类普通资产,可采用移动识别设备实现资产管理功能,如清点和查询。
移动识别系统由笔记本电脑和手持设备终端组成。EzBee-阅读电子标签的能力强,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识别任务。
当重要资产通过渠道识别监控点时,系统立即识别,通过系统网络交换信息,将通过的区域、时间等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记录,并在大地理信息屏幕墙上显示携带者姓名。如果重要资产信息与携带者无关,系统将自动报警,安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并立即执行相关安全管理程序。
资产监测示意图
对于重要区域的设备,也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当设备离开指定区域时,在监控中心信息屏幕上发出报警提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连接到监控视频设备,随时检查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