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G有源射频技术的一种新型应用方式----人员物品即时定位系统

2.45G有源射频电子标签(卡)RFID一种新型的应用技术领域。由于这种电子标签的发射功率极低,空中无线数据的传输距离可达近100米,外部环境对其传输性能影响不大,用户开始高度重视无线射频领域。人们对2.45G有限范围内有源射频电子标签的人员管理、物流配送、仓储运输、车辆通道管理等系统的应用数据可通过短信平台或互联网传输,使该产品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2.45G在推广和应用有源射频电子标签时,人们发现这些电子标签(不同应用场合的卡形可以包装)比其他电子标签更好RFID产品的特点。如果这种电子标签的感应方向没有明显变化,如果这种标签附着在金属表面,影响相对较小,这种标签也可以制只读和可读可写。若采用特殊数据防冲突读感器,也可在短时间内同时读取100多个标签。在应用2.45G在电子标签过程中,人们对产品完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例如,在管理小范围流动人员(如医院住院患者、幼儿园儿童等)时,管理者有时不仅要知道标签在哪个读感器上阅读,还要进一步了解标签此时在哪里移动(XN,YN),此时,标签处于原设定的坐标位置。本质要求是:要求此类标签具有空间定位功能。这样,小规模活动的被动管理人员和仓储运输货物的具体位置可以及时向管理系统提供可靠的位置信息,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要实现2.45G除了数据处理、读感识别和电子标签外,系统还必须有一个分布广泛、功能简单、成本低的地址码发生器。当佩戴标签的人员进入定位区域时,电子标签收到地址码发生器发送的地址码,并立即将原始地址码和电子标签ID号码一起发送到读感器,读感器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通过电子地图,您可以随时知道此时佩戴电子标签的人在哪里。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配备了手持PDA定位为仓储系统集装箱上电子标签的读感器可以通过PDA或者连接PDA还可以知道集装箱的具体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系统增加了一个定位式的地址码发生器RFID系统必备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发射编制的地址码和给电子标签,并要求电子标签发送地址码和标签ID号码发出。实现此功能的关键在于传输地址码的频率。经过多次研究、实验和比较,发现可以实现多种频率。有低频(LF)频段常用于125K~134K。高频(HF),常用的有433M~445M。及超高频(UHF)频带,甚至微波频率。低频负载频率作为地址码传输,功耗低,设备体积大,距离准确,但电子标签识别地址码方向明显,会影响使用。用高频UHF地址信息作为载频传输,地址范围大,不便于准确定位。同时,如果接收的电子标签体积较大,则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比较和实际应用后,使用2G以上频率作为地址信号传输频率。电子标签的方向性不明显,距离准确,电子标签的体积和成本不会太高,应用前景广阔。现在RFID即时定位系统在医院、学校、地下、监狱等领域也得到了小批量应用,体现了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解决电子标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电子标签地址边界的交叉问题。如果添加反重读地址码,则在重复多少次后不再传输。只有更改地址码,才能重新评估电子标签的位置。即使电子标签离开边界地址,报警信号也会发送到值班门卫的位置。增加受监护人员和物品的安全性。
与无源射频电子标签相比,2.45G有源电子标签的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2.45G有源电子标签的优异性能,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远远超过前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我们有理由相信,2.45G RFID即时定位系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来源:rfid世界网